风靡一时的动画片《四驱兄弟》是80、90后家长的童年回忆,巴掌大小的四驱车在赛道上冲刺、变向、加速北京配资网,想要俘获一个孩子的心,几秒钟的热血片段足够了。
现在的娃娃或许没看过《四驱兄弟》,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大玩具”——车辆模型。
实际上,说车模是玩具有些不严谨。它和我们曾介绍过的航模、无人机都属于科技运动,不仅有着游戏动漫照进现实的趣味性,还能拿奖、能评运动员等级、能为中高考“加分”。
展开剩余91%目前成都市场,专业机构、青少年宫都可以为孩子提供车模学习课程。具体学什么、学多久、难不难,咱们一个一个聊。
“很多家长把车模和玩具店里的四驱车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差别大到像‘玩具车’和‘赛车’的距离。” 成都音速模型运动俱乐部(SRC)宋教练,拿起一辆竞赛用车解释道。
竞赛车模(车辆模型),全称是无线电遥控车辆模型,英文是Remote control Car或者Radio control Car,简称RC Car。
它像真正汽车的缩小版本,外观造型、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操纵系统、减震系统以及轮胎、遥控器件等机械结构和调校数据和真车高度一致。
专业车模采用碳纤维和CNC金属打造,手感厚重且耐用
以操作系统为例,玩具车只有“开关、前后、左右”的固定档位,小朋友玩起来容易上手。而专业车模采用全比例控制,操作方式类似于真实汽车,能精准控制转向角度、油门力度,延迟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娃娃打多少度方向,车轮就转多少度,非常细致,和开真车的驾驶乐趣非常相似。
在一些竞赛级车型中,调校难度和要求甚至和真实的赛车一样复杂缜密。
和汽车一样,车模可以分为油车(油动遥控模型车)和电车(电动遥控模型车)
车模竞赛专业比赛采用国际通用计时系统,和卡丁车、真赛车一样精准记录圈数。
一轮比赛几分钟内,孩子需要全神贯注控制车模,既要避免碰撞(撞坏需退赛),又要追求最快圈速。
这也让车模竞赛和真实赛车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车可能被别人撞坏或自己撞坏,车辆零件可能损坏,参数设置可能错误,调试可能不完美,注意力可能不集中,超车可能不果断......
相比篮球、足球、田径、游泳等很依赖体能爆发的传统运动,车模更考验专注度——在紧张中保持细腻操作,手指的精细度、神经反应速度都会被锻炼。
当然,学习车模也不仅仅是学“跑车”,孩子还会学拼装、修车、调车,把相关的科学知识用起来。
成都市青少年宫刘老师介绍,小朋友学习车模会经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路径。
低年级孩子先从拼装电动四驱车、太阳能小车入手,认识齿轮传动、电路连接等基础机械原理;
进阶后接触动态遥控车,需要自己调试悬挂系统、更换轮胎、维修损坏部件。
同时,每个阶段课程都融入“红领巾爱科学”理念,构建“动手实践+创新思维+价值引领”的教育模式,激发小朋友的创新潜能与科学素养。
培训机构则更加注重赛事实践,相关学科知识都会放在“造车”“调车”“跑车”等实践中学习。
尤其是重要比赛前,训练流程更是有清晰的节奏:赛前两周进入集训,每天练“基本功+模拟比赛”—— 教练会和学员在赛道上 “追逐”,训练车距控制;用专业计时系统记录圈数,帮孩子突破速度瓶颈。
可能有人觉得,遥控车不就动动手指的事情,不用跑不用跳,挺轻松的。
但“跑车”是不止体能的辛苦,今年8月“驾驭未来”比赛前,娃娃天天在操作台上顶着烈日全神贯注地“跑车”——要注意车子不能撞坏、要提升速度、要控制转向,一练就是大半天。
一旦操作失误,极有可能碰撞、车被撞坏后就需要维修。有学生刚开始“跑车”时,可能一大半时间都在修车,这是非常消耗精力、考验耐力的运动。
也因此,车模和大多数运动、爱好一样,即便是由兴趣领进门的娃娃也会遇到倦怠期、瓶颈期。
从静态拼装转向动态操控时,因操作不熟练产生挫败感;刚“跑车”时控制不好转向和油门,卡在第一个弯道过不去;小学六年级、初中课业加重,只能暂停车模学习;比赛中,面对残酷赛制难以及时调整心态......
想要坚持下来,需要热爱,更需要毅力。
关于车模学习,家长最常问的就是 “孩子多大能学、要花多少钱、多久能出成绩?”我们挨个来解答。
在专业机构,车模学习的“入门年龄”普遍在小学三年级(8岁左右),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且功课不太紧张。在成都市青少年宫也有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坚持学习到高二的学生。
年纪较小的娃娃可以从静态拼装开始接触,这个阶段的孩子手部精细度、理解能力足以应对基础操作,且有充足时间投入训练。
至于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
只要喜欢动手、对机械有好奇心,能静下心完成拼装的孩子都适合。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排斥、愿意主动琢磨,通常更容易取得进步和好成绩。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男生参与度更高,但也因此,女生在学习和比赛中常被“格外关注”。
车模学习的花销,根据目标不同差异较大。
▌日常兴趣类:若仅作为课后兴趣,不参加比赛,初期只需购买基础拼装套件(几百元),青少年宫的公益课程费用较低,门槛不高,但也能让孩子感受动手的乐趣,适合预算有限或想先做尝试的家庭。
▌比赛冲刺类:若计划参加市级、省级比赛,需投入专业器材(一套竞赛用车含遥控器、电池等约几千元)、训练费(机构多为1对3至1对6),加上差旅费(去外地比赛),一年花销约1-3万元。
▌等级运动员类:若冲击国家级比赛、评运动员等级,投入会更高——比如选择一对一冠军教练(每天费用数千元)、备用器材(坏车可直接换)、精选配件(如从50个马达中选最优,花费数千元)。
不过宋教练也强调:“成都目前还没卷到‘拼器材’的程度,只要孩子训练够投入,能完整跑完比赛不撞车,成绩就不会差,没必要盲目追求高价设备。”
车模运动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航模、无人机运动一样,拥有专属的白名单赛事、竞赛成绩可为中高考、留学加分。甚至,车模还是全运会正式项目。
有奖项可拿,那娃娃学多久能出成绩?
竞速比赛、拼装竞速、3V3足球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青少年可以参加的项目。刘老师表示,无论哪类比赛,想要拿奖通常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操作能力、组装调试技巧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要经过一年以上系统性训练和多次实战才能有机会取得较好名次。
主要赛事
宋教练也提到,孩子想要拿有助于升学、评级的奖项,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曾有学生仅仅短期突击两天就参加某中学的校测,理论、拼装成绩都还行,但最后因为实操经验不足没过关。
就目前成都市场来说,专业的车模培训机构不算多。家长选择机构时先确定娃娃学习是为了“兴趣科普”还是“专业竞技”,再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选择:
竞技型车模训练需要标准赛道,而非简单的“平坝子”。
不同类型的车模对场地要求不同,维护成本也不同——赛道需定期用 “糖混合水” 喷洒增加抓地力,雨天后还要清理积水和杂物;若涉及越野车型,土制赛道需频繁修复坑洼和坡度。
如果没有专属场地,孩子只能“纸上谈兵”,难以提升竞技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奖项多少是机构专业度的体现。家长选择机构前,可查看机构的赛事成绩,比如是否有学员参加全运会、国赛,市级比赛的获奖率如何。
无论是选择机构还是选择成都市青少年宫,优质的课程都应覆盖“拼装-操控-调试-比赛”全流程。同时,课程使用的车型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选用的车型要对应全球主流竞赛规则。
—————————
据宋教练介绍,成都市场车模学习目前正处于“上升期”——参加比赛的人数、学习车模的人数逐年上升,“双减”后家长更关注实践类兴趣,同时,相较于别的科技类项目,车模目前的竞争较小、较易出成绩,是不错的学习时机。
家长想让孩子学点“有用”的东西无可厚非,但孩子在拧螺丝、调齿轮中学会严谨,在赛道冲刺中学会专注,在输赢中学会抗压,甚至仅仅是体会到“动漫照进现实的快乐”,都是很值得的收获。
所以,不妨先带孩子体验一次拼装或操控北京配资网,或许这就是孩子开启科学兴趣、培养综合能力的新起点。
发布于:四川省盛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